書上寫了很多教育孩子的方法,每一家的說法都有一個理論的基礎。書看多了會想到祖先留了句但書可以逃脫:「盡信書,不如無書。」好像以前書唸煩了,偶爾也想要整張考卷上胡亂作答,讓閱卷的老師楞一下,才晃然大悟這是不過是你老爸,我,個人對整個制度所發動的一次小小的政變。

有天回到家,聽王小魚躺在沙發上大哭,小魚媽非但不集著包起她,反而不斷在耳邊重覆:「王小魚哭哭,馬麻就不抱抱噢。」連爸爸伸手過去也遭到禁止,唯一可以解禁的,是小魚兒喘氣的空檔,沒有哭聲,可以迅速的抱起小魚。小魚媽拿出百歲醫生的名典告訴爸爸,說小魚有自我安慰的能力,所以要適當的給妳一點時間去哭,而且要讓小魚知道,「只要媽媽或是爸爸有空就會去抱妳」而不是讓她養成用哭來換取擁抱的惡習。

果然很有道理,可是又有一股說不出來的怪。爸爸悶悶的去洗個澡,把媽媽一連說出幾句的話仔細推敲。中文不難,同樣意思的話,一定可以有其他的說法。

單純分析邏輯,

1「王小魚哭哭,馬麻就不抱抱噢」==> 馬麻抱妳的時候妳一定沒哭。但是你不哭也不表示馬麻就一定要抱妳。

2「只有爸爸媽媽有空就會去抱妳」==> 沒抱妳的時候一定是爸爸媽媽沒空(你要認命)。可是爸爸常常在看電視...看電視也是沒空嗎?可能第一個翻臉的是媽媽吧。

第二天,小魚躺在沙發上哭鬧的時候,我這樣說:「爸爸好想抱乖乖的王小魚噢,然後跟乖乖的王小魚親親噢。」

小魚沒有馬上停下來,我也還是照著媽媽的指示,在她喘氣的空檔才抱起小魚。但是心理上,我不覺得自已在任何一個角度,拒絕了我的孩子。

一定還有好多我們隨口就說的話,可以說得更好聽,特別要對小朋友說的時候。要更加注意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ark TC 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